小磨香油 500ml / $300
小磨香油 White Sesame Oil
香油的氣味清香,無論涼拌、煮湯、調製沾醬都少不了它,雖然只要幾滴,但味道對了、品質好的才有加分的效果,否則就會像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樣可惜。
傳統香油製作並不簡單,原料需採用特殊品種『挽黎』白芝麻,炒熟後磨成漿,再加入沸騰熱水不斷混合攪拌,如此不斷加沸水攪拌,目的在將香味釋放出來,另一方面將蘊含的油慢慢釋放浮昇上來(因為水的比重較重會沉澱),再用專業的濾材把水份濾除後,經由兩星期的沉澱再和大豆油調和而成,這個過程叫做「水洗香油」,又稱『小磨香油』。
與您分享食用油的一些知識
半杯水滾了再放油,炒菜無油煙
什麼是油的「冒煙點」?
每一種油的冒煙點 (Smoke point, 介於熔點與沸點之間 ) 都不盡相同,任何油類,只要達到冒煙點以上,就會開始變質,甚至起火燃燒。所以我鼓勵大家不管炒什麼菜,都先放一點水,水滾了再放油,然後放菜炒,因為水分會將溫度拉低到一百度左右。我把這種加點水來炒的炒法稱之為「水油炒」。大多數油類的冒煙點都在一百度以上,所以炒菜時只要能把溫度控制在一百度,油就不會變質,吃了也不會有害。很多液態植物油,例如菜籽油和葵花油,冒煙點都在 107 度,通常大火一炒,一下子就會超過冒煙點,開始變質,吃下這種油,對身體反而有害,但若是拿來涼拌東西就好。
常用食用油
|
冒煙點
|
健康烹飪用法
|
菜籽油 Canola oil
|
107 ℃ ( 225 ℉) |
涼拌、水炒
|
大豆油 Soybean oil
|
160 ℃ ( 320 ℉ )
|
涼拌、水炒、火炒
|
冷壓橄欖油 Olive oil
|
160 ℃ ( 320 ℉ )
|
涼拌、水炒、火炒
|
花生油 Peanut oil
|
160 ℃ ( 320 ℉ )
|
涼拌、水炒、火炒
|
芝麻油 Sesame oil
|
177 ℃ ( 350 ℉ )
|
涼拌、水炒、火炒
|
椰子油 Coconut oil
|
177 ℃ ( 350 ℉ )
|
涼拌、水炒、火炒
|
冷壓苦茶油 Tea oil
|
223 ℃ ( 440 ℉ )
|
涼拌、水炒、火炒、煎炸
|
註:涼拌 (< 49 ℃ / 120 ℉ ) ,水炒( 100 ℃ / 212 ℉ ),中火炒 ( 163 ℃ / 325 ℉ ) ,煎炸 ( 190 ℃ / 375 ℉ )
買對的油、用對的方式烹飪
油的學問真的很大,除了選對油品之外,是否經過精製,也是決定好油與否的標準。台灣的油品有許多障眼法,例如只加了一點橄欖油,就號稱是橄欖 X 酚油,其實是菜籽油。而大部分廠商為了迎合台灣人喜歡大火炒菜的習慣,都把優良的進口橄欖油或其他食用油在台精製。這麼做其實非常可惜,因為精製過的油,就不能算是我們說的「好油」了。
台灣人買到的植物油一般都是精製過的,拿精製油炒菜,又多了一道氧化的過程,等於錯上加錯,對身體更加不好。最正確的做法、能確保身體健康的烹調方式是,買未精製的橄欖油、麻油,來做中溫烹煮之用,若要炒菜,如果買不到好的椰子油或棕櫚油的話,寧可選用豬油、奶油或茶油。
因此所謂的好油,就是當你買到也買對了的時候,還要用對的方式去烹調,才能保持它原來好油的成分。所以用沙拉油炒菜實在很冒險,炒菜一定要清楚所用油的冒煙點在幾度,將炒菜時的溫度控制在冒煙點以下,那就是安全的。
小磨香油 500ml / $300
常溫宅配